|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1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长型思维:顶尖高手快速成长的秘诀,让你的个人能力突飞猛进!

[複製鏈接]

345

主題

0

好友

237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5-6-24 12:36
  • 簽到天數: 276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14
    威望
    2372
    主題
    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6-19 13:25: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你知道吗?人有两种思维模式,普通人大都是僵固型思维,现在自己是什么样子, 10 年后还是什么样子。而高手大都是成长型思维,每年他们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那么为什么成长型思维那么厉害?普通人该如何从僵固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本期视频论新君就和你聊聊高手快速成长的秘诀,建议点赞收藏,有时间多看几遍。人的思维方式大都是在孩童时代形成的,为了理解思维的形成过程,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你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夸奖孩子吗?当我们夸奖自己的孩子或者夸奖朋友的孩子时,大多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夸奖孩子聪明,比如说这孩子真聪明,考试的时候总是的高分。第二种则是夸奖孩子努力,比如你真棒,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
    你知道这两种夸奖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吗?曾经有一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找了几百个上小学和上初中的孩子,先给他们做 10 道容易的智力测验题。当这些学生完成之后,一部分学生被夸奖聪明,你居然做对了 8 道题,真是太聪明了。另外一部分则被夸奖努力,哇,你做对了 8 道题,你一定很努力。
    结果出人意料,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测验里,大都不愿意选择更难的题目,他们对于解难题完全失去了兴趣,他们的表现也直线下降。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的孩子,则越挫越勇,不但挑战难题,而且表现越来越好。那么为什么被夸奖聪明的孩子会慢慢失去自信心?因为之前被称赞聪明,使得他们的自尊心被抬到了较高水平。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他们不愿意再犯错,因为犯错了之后就代表着他们不够聪明。这就好比是你在打篮球的时候,刚被围观的美女夸奖你好厉害,我真崇拜你。紧接着你上篮的时候就挨了一个大盖帽,投三分的时候投了一个三不沾,那时候你一定会感到羞耻,这相当于一种捧杀。所以那些从小被夸赞聪明的孩子非常害怕犯错,因为他们被抬得太高了,导致他们特别害怕出手。
    同时他们还会认为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聪明人不需要努力,努力意味着自己不够聪明,他们会在潜意识当中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他会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上转移到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上,这样一来,他就会形成僵固型思维。反之,从小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会在潜意识当中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他们没有证明自己聪明的包袱,也不用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自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难题上,并且他们可以从挑战难题当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与快乐,就好比是与同龄人一起下降级。虽然这次输了,可是他却不服输,想要再下第二局胜过对方,如果还是赢不了,他会回家仔细研究棋谱,期待下一次下棋打败对方。正是这种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让他欲罢不能,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形成成长型思维。
    那么,如果说一个人从小已经形成了僵固型思维,他该如何转变成长型思维?答案就是改变对犯错的认识。僵固型思维的人非常害怕犯错,他们认为犯错就是失败,证明了自己能力不行。而实际上,错误不光有负面影响,还有很多正面的价值。举个例子, 1886 年5月的一天要计时,约翰潘伯顿在自家的院子调制出一锅能提神解皮、减轻头痛、镇静心神的饮料。潘伯顿将这锅液体带到药房,只是他的助理魏奈伯倒出一杯饮料来,并加入一些糖浆和水,然后添加些冰块。他俩尝过后觉得味道好极了。可是当调制第二杯饮料的时候,助理为那伯犯了一个错误,他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荡作普通水,加入了杯中。然而,这个错误不但没有产生坏的影响,还让这杯饮料变得更加美味。后来,这种饮料在 100 多个国家畅销,至今依旧非常受欢迎,他就是可口可乐。正是魏纳伯的一次错误,成就了饮料界的巨星可口可乐。由此可见,过失和错误不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其正面价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错误呢?下面分享三种对错误的认识。
    第一,把错误当作学习机会。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犯过一个十分丢脸的错误,那时候有的班级要打篮球比赛,让我当裁判负责吹哨,当时我想都没想就答应。我觉得平时总是玩球,吹个哨应该问题不大。结果由于缺乏当裁判经验,有人犯规之后,我反应有点慢,总会吹错上,而且有时候会只做求权的方向,吹得一塌糊涂。这个事情让我曾经一度非常自责与难堪,觉得自己非常丢脸。可是后来发现这件事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我就放下了自责与悔恨。痛定思痛,我下定决定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学会一件事,那就是做准备。今后无论是工作的时候,参加会议,又或是向客户演示产品,我都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好自己要说些什么,要怎么说,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由于没有准备而出现的尴尬和难堪的场景。
    所以说,当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其实并不可怕,别人最多把你的失误当成一段时期的笑谈,几天之后就再没有人记得了。很多时候,那些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实只是藏在自己心中。只要我们能够勇敢面对,看清自己的痛苦的来源,就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第二,把注意力放在行动上,而不是可能出现的错误上。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提醒自己这件事很重要,这份工作很严肃,我绝对不能出错。然而,越是这样小心提醒自己就越紧张,越容易出现状况外的事情。瓦伦达是一名著名的钢丝表演者,上演了无数精彩的表演,经常在高空悬挂的钢丝上走过,在钢丝中间做停留,并做一些有难度的动作,经常引得人们喝彩。但是他却在一场非常重要的表演中失误,失去了生命。让瓦伦达失去生命的那场表演与平时的表演有所不同,他的观众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如果他能顺利完成,不仅为自己,更能为自己所在的团体带来不小的利益与合作支持。
    瓦伦达自然很珍视这一次表演,在上场之前,他对动作和要领进行了无数次梳理,甚至还在嘴里念念有词,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但就是这一次,他仅仅只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之后就从高空中坠落,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事后,瓦伦达的妻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表示已经预感到会出事,因为以前他只想着做好表演,而不是想着表演成功之后会带来什么。心理学家称,瓦伦达这种心态是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担心因失败而失去,又渴望通过成功而获得。因此,他不能将精神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反而去思考事情以外的因素,自然很难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不能专注于事情本身,太过于患得患失,就很难达成目标。
    第三,对自己制定犯错计划。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从未犯错的人,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也就是说,犯错才是常态,不犯错反而不正常。所以说,我们不但不要害怕犯错,还要给自己定下犯错计划,比如说,这周我必须犯 5 个错误,然后反思自己从这些错误中学到了什么。如果这周没有犯那么多的错,则证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主动制定犯错计划,会逐渐调整你的价值观,让你克服对错误的偏见。
    总结一下,将不行思维的人大都从小被夸赞聪明,这会让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能力的强弱是不可改变的。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他会惧怕挑战,害怕犯错。想要从僵固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你需要改变对犯错的认识。你可以把犯错当成是自己成长的机会,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可能的错误上,而是放在事情本身。为了克服对犯错的恐惧,你还可以为自己制定犯错计划,要求自己每周都要犯 5 个错误,这样一来,你对错误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改变,从僵户型思维变为成长型思维。总之,每个人都会犯错,愚者会抓住错误不放,在脑海中反复回忆,反复痛苦。而聪明人则把错误当成成长的机会,听一万个道理,不如亲自动手犯一次错。最后,请帮我点个赞,关注论新君,与你分享人生智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9-9 16:29 , Processed in 0.0292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