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57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人看不上美國人,在汽車這件事上呢?[10P]

[複製鏈接]

5810

主題

2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10-19 08:18
  • 簽到天數: 64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418
    金錢
    18000
    威望
    21669
    主題
    5810

    回文勇士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明人 文章勇士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文章達人 教授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16-11-18 20:37:54
    地球人都知道,英国人瞧不上美国人。在汽车这件事上,他们也没放过对方。原来BBC Top Gear的毒舌主持人杰里米就没少吐槽过美国汽车。1 @) q- A6 ?2 O" m- r
    9 L, ]; T$ ]1 i* H
    不过,尽管他们认为美国人的一些把戏并不灵光,但还是承认在汽车科技发明上甩欧洲人几条街。当然,这话不会是出自杰里米之口,而是英国最老牌的汽车杂志CAR MAGAZINE。7 x2 u* Q/ A) @/ J- H

    2 a: t" U; e& o- r6 G该杂志近期刊出了一篇题为“美国汽车发明的得与失”的专题报道,列举了10个美国人发明的汽车科技,其中也不乏神吐槽,但基调还是肯定了他们的贡献。新车君特摘编如下,与各位分享。感谢原作者Chris Chilton。
    4 c) U& {, C7 }" k9 g% S+ S0 g" {
    - M' }+ r: J& P. I: q5 S1、汽车空调* B% P. {$ n" w$ B( Z% n
    : R4 N% J0 v& s& a. _
    # f9 l: k5 {$ ?. l$ b1 P; |* u3 ?
    . `" j$ @+ d% x8 Q7 t0 v6 H# g
    你知道吗?直到上世纪90年代,汽车空调才开始逐渐在炎热的南欧流行开来。 但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豪华汽车品牌Packard早在1939年就引入了空调。到1964年,这一品牌的最大对手凯迪拉克推出了全自动空调系统。
    & g+ J. T1 h. {  h( T! U2 l# @3 Z) x+ q- N' f5 l9 O; a" N/ S
    2、转向助力3 `6 i' Q5 c2 L- ]' L

    - u8 u: d& a( v
    # x0 i! M, J$ ^2 G' i
    3 c" ^4 n+ H5 N  m( N1951年,克莱斯勒率先在其高端车系Imperial上,推出了名为Hydraguide的油压转向选配装置。7年前,这家公司还发明了定速巡航系统(Cruise Control这个词也是他们首创的)。. l$ }, e$ S+ f8 W2 E' E/ {6 r

    " F( P' E+ ?3 i9 m到了1973年,通用汽车率先在市售车装上了驾驶座安全气囊,并彻底改变了方向盘的设计。不过,当时热衷于速度与激情的美国人对此并不感冒。3年后,这个配置也被厂家遗弃了。
    , z* b; _- W) D3 q# J$ K
    * R' E8 r4 o* O4 q* l. K3、隐藏式头灯
    2 I: D' i; K, V0 i. K3 f9 a8 b8 |: [3 e( T7 @

    $ e% K5 n; J9 Z2 n+ \
    $ U- t: i# x1 I  V4 d80年的英国,隐藏式头灯和肩垫、泡泡卷发型一样流行。但底特律的汽车设计师,早在60年代就开始玩这个了。最早的应用甚至可以追溯到1936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家名为Cord的汽车公司在一款名为810的车型上就推出了隐藏式头灯。只不过当时需要手动打开灯盖。这对耍酷的人来说太麻烦了。
    ( R/ `# I3 |4 L& K0 E
    / N9 P' g) ^8 r4、自动大灯
    8 p+ q$ w5 u) C4 R5 A2 m9 d/ p# E2 G$ c2 D& e  N1 w7 `
    9 o/ ?1 [4 b, L; v  m7 ^+ l

    , g8 F) t8 E9 D7 ?( g1952年,通用汽车首次推出了一套名为"Autronic Eye"的自动调节照明系统,彻底结束了手动时代。60年后,奔驰才根据这个想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新版本。/ f. W( J& x; p' E6 D1 d1 `
    8 {% e) c$ O' d4 o" f
    5、涡轮增压车
    $ a$ G0 ^; P8 Q+ Q9 W+ N6 ?% @+ ?9 V  F; w' |* ^  ?8 ?; d" X" I9 P

    2 P# Q1 E0 O: ?4 Q( g/ k, R0 v: i* n: ^; c( Q* U( q( B
    世界上最早搭载涡轮增的公路车不是保时捷911,也不是宝马2002。而是1962年问世的奥兹莫比F-85 Jetfire。不幸的是,它们在大排量的美国梦中败下阵来。美国车厂的热情也就此消退。十年后宝马推出2002T一战成名。/ ~. k* k- u7 M2 K$ `, P
    " ~  p" P/ O1 K
    6、闭缸技术- A% v7 I0 ^1 ~" Q; c/ |/ U6 I
    7 K: f  o' e; r8 w
    0 T0 g) H7 [+ l$ b8 C( \
    ! s, w8 u* I6 k
    新款宾利V8 Conti GT可以在高速巡航时关闭一半的气缸,以节省燃油。很酷吧,但这个技术,30年前的凯迪拉克的V8-6-4就办到了。你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8缸发动机可以变身6缸或4缸。
    ' G8 |" i# w9 J8 \% I$ {2 i0 p5 y, ~# T; p! \1 x: _
    事实上,这款发动机叫V8-6-4-0或许更准确,因为它时不时会熄火。另外,即便8缸一起工作,这台6升的引擎也只能产生140bhp的马力。21世纪后,计算机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闭缸系统的稳定性,让这一技术重焕光彩。6 d8 d) I6 B& @& v& M0 t% W
    # B) q6 g9 {- l- [  z  J8 D
    7、牵引力控制% Q; @9 x: Y3 L) A& T

    2 S! \( z4 B8 \% c7 r9 v5 _1 h4 q: M( O) c0 B: q& O7 e9 e

    * [0 p* N3 n) ?  v& c7 G许多人认为是奔驰发明了这项技术,但实际上它在1971年的别克Rivieras上就出现了。这套名为Maxtrac的牵引控制系统,开始成为当时通用新车的选装配置。Maxtrac系统通过简单比较前轮和后轮的速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打滑,从而切断点火降低动力输出。不过,这一技术也没得到美国消费者的认可,两年后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4 L: t7 P0 U) h8 \, N1 w! C' e/ s
    / v5 n6 T9 E, z% d
    8、现代四驱
    0 Y; X# g3 p. `/ k- Y$ \3 C
    7 Z+ ~5 {6 b4 W0 b! i) k
    8 H2 a5 h1 l/ X$ H$ H9 y. n5 G7 c3 W) P/ @; D0 z
    路虎玩得不赖,但四驱越野的鼻祖当属Willys MB Jeep。在揽胜还没出生前,这家公司的Grand Wagoneer在豪华SUV市场独领风骚近10年。它的母公司AMC的Eagle车型还曾开创了跨界车的先河。不过,Eagle没多久就因为公司几度易手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 M$ A' o( h+ r. {
    ( T+ A, o4 H! P( P( j$ P9、保险杠缓冲器
    ' Y! E/ U( F6 m: L. {$ c, {3 z$ p
    : {! _: r& m: B" p" y$ g/ i; r8 Q' d
    ' c! D& f5 N+ p" H
    1968年,庞蒂亚克在其GTO车型上,首次引入了Endura缓冲器。这种革命性的材料类似硬质的橡胶,对于当时习惯了镀铬缓冲器的人们来说非常新鲜,它也可视为现代汽车集成式保险杠的前身。5年后,美国联邦法法规作出规定,前缓冲器能需经得起每小时8公里(5mph)地撞击。这种材料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法规地要求而逐步被淘汰。
    4 E* c; M+ E4 o. C/ N2 ~2 }, C& E% f
    10、自动变速器* o1 k/ N! M5 I; p9 E/ ?4 C- w$ c

    ( _- p( \( @( I  _, r' ~4 U) j# Q, f6 |- w
    - h" L% a* X9 A* ?9 C
    法拉利放弃了手动挡的决定估计让很多人感到郁闷,但“始作俑者”还是美国人。1939年,通用汽车就推出了自动变速器Hydra-Matic,最初它被装于奥兹莫比尔,而后凯迪拉克和庞蒂亚克也采用了这种变速器。
    : ^$ l3 i# w, p: J! O" `! _4 `" P9 o1 J. b+ W, D$ k5 ?9 q/ v% u
    最后说两句; [3 p  l  s% h) n6 {" V

    9 n  {8 ?: Y$ Y( A" ~4 q' I美国人在推动汽车技术进步上的贡献毋庸置疑。英国在汽车品牌和赛车文化上也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新车君期待中国早日也能在世界汽车技术和文化领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H/ F* y& g5 f' P) |$ H. \: m

    & P' A7 X1 q% |/ z; ^& t1 ~! F! z6 h, A( K4 V, s5 s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1-19 19:24 , Processed in 0.1041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